学术交流

“测绘遥感地信岳麓讲坛”第十讲: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张兵研究员

发布时间:2018-09-08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测绘遥感地信岳麓讲坛”第十讲: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张兵研究员

作题为“遥感大数据与智能分析”学术报告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张兵研究员,应公司测绘学科带头人吴立新教授邀请于2018年9月6日来公司开展访问交流,并于7日下午4:30在物理楼213会议室,以“遥感大数据与智能分析”为题,为岳麓讲坛贡献了精彩的前沿学术报告。本次讲坛由朱建军教授主持,测绘学科的教师和同学一同聆听了此次报告。


张兵研究员报告开场

    在报告中,张兵研究员首先介绍了现代遥感的起源,并逐步深入介绍了现代遥感的特点。张兵研究员指出,遥感大数据既是一类数据,更是一项包含“对数据对象的处理行为”的信息挖掘与应用技术。遥感大数据具有典型的5V特征:体量巨大(Volume)、种类繁多(Variety)、动态多变(Velocity)、冗余模糊(Veracity)、高内在价值(Value)。近年来,天地一体化对地观测技术发展为开展遥感大数据分析提供了超高维度和超高频次的地球表层系统多样化辅助认知数据。传感网、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飞速构建起了强大的数字采集和网络发布能力,而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科技的发展更为遥感大数据分析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它将引发一场遥感领域前所未有的革命。

张兵研究员精彩报告

    报告结束后,同学和老师们向张兵研究员请教相关问题,张兵研究员耐心解答,与老师同学们共同探讨,现场讨论气氛十分热烈。报告即将结束时,大家对张兵研究员的精彩报告和精辟解答致以热烈的掌声,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附简历

    张兵,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任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副主任。目前担任IEEE JSTARS期刊副主编、IEEE国际高光谱图像与信号处理会议(WHISPERS)技术委员会委员、IEEE高级会员、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委会成像光谱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常务理事。他在高光谱遥感成像机理、数据处理和前沿应用方面取得一系列创新性成果,有力推动了我国高光谱遥感学科的发展,提高了我国高光谱遥感的国际影响力。他主持过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航天局、总装备部、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等二十多项科研课题,参加过中日、中美、中法、中马、中英等十多次国际航空遥感综合试验。获得过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测绘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共8项;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SCI论文70多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在高光谱遥感相关领域编写学术著作6部。主持开发的高光谱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系统(HIPAS)、内陆水质遥感监测系统(WATERS)均荣获国家科技部推荐和表彰软件。